<2024. 03. 22 中正大學南島語典藏復振與數位學習上課心得>
影片一開始先提及了當我們要將一個語言復振的時候,我們除了要以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如何將書寫標準化等等,我們更要符合社會原則,意即我們必須將研究的這個社群所提出的意見也納入考量,不能只有存在著研究者的一意孤行來做研究。
尤其是當一個語言在不同地方有些許多的語音和拼音差異,這時被當作是標準化的書寫方式就成為主流,而這也會讓其他被不同社群所使用的語言逐漸邊緣化。然而,為何有這麼多南島語瀕危? 影片中提出了7種造成語言瀕危的原因,如: 社會多語言能力、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混合使用、語言態度、語言選擇、語言維持和遷移、語言計畫和標準化、本土語教育。
當制定標準化拼寫系統時,科學原則和社會原則皆為兩個需要納入的考量,因為該如何產出標準化書寫系統其實考驗著語言學規則和當地語言使用者的習慣有關,我們必須多加考慮語言使用者的需求以產出一個既可以符合社會原則和科學原則的書寫系統,就如同影片提及的達悟語書寫系統和識字教育「多一點少一點很要緊」,到底字該連在一起或是分開書寫皆是一個需要審視的問題。此外,語言的書寫步驟可以歸納出兩者,即「語言輸入和社群輸入」和「語料庫、文法、辭典的建置」。
為了逆轉語言轉用(Reversing language shift),政府現在實施了很多的計畫來復振原住民語,如: 原住民語振興、原住民語言教育課綱、原住民語能力檢測。然而,當我們想要將原住民語納入學校的課程時,勢必將面臨語言書寫邊準化問題,如: KPI 語言復振計畫、標準化考試的字彙表、標準化的原住民語能力檢測。
影片提及在走訪了四個使用不同的社群後,這期間遇見了六個挑戰: 方言統一性問題、過度抽象的語言課程、世代學習差異、無效的語言營隊、缺乏真實的演講比賽模範、需要有效的語言紀錄。同時,也發現了許多有效的策略,如: 當製作原住民語的語言測驗時應與當地的學校共同合作、實施自媒體、播客、以及Qrcode來做語言保存、當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運用創新的原住民牌卡遊戲一同輔助教學、與教會識字班共同合作。再者,此也提及了在創造達悟語測驗時,其中遇到了三個問題: 到底是要用科學的角度還是透過社群的角度來制定書寫規則、制定原住民族語言測驗(TILP)需要一個標準的框架、對於出題人員缺乏具有系統性的訓練。最後,則是提及關於達悟語的案例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 適度的將聖經翻譯和達悟語的書寫原則一致、制定達悟語學習詞彙表以符合學習標準、提供系統性的語言結構訓練讓編寫達悟語測驗的出卷者能夠更了解達悟語。
這部影片讓我得知當推動語言書寫標準化計畫時,我們應當要攜手和當地語言使用者攜手合作,適度傾聽族人的想法,並且在行進過程中,也該要制定完整的測驗以及師資培訓措施,這樣一來語言復振與保存才得以永流。
Comments